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服務中途失明視障者,利用科技輔具協助失明者提升電腦技能,進入職場與世界接軌。
第一次見到大雄,是學會遠赴南台灣進行個案拜訪的時候遇見的,聰明活潑可愛,是視障電腦老師及學會工作夥伴的共識,家中牆上掛滿跟總統與市長合照的領獎照片,很難看的出來大雄是一位先天失明的孩子,也很好奇是怎樣的毅力才能突破學習的障礙,屢屢獲得佳績
校園裡孩子銅鈴般的笑聲,教室裡每一張專注的臉龐,下課時圍著小華老師問東問西,有時候覺得煩,但是安靜下來時,卻又想念這些聲響,這大概是每一個老師心裡的OS吧!只是,一旦失去了視力,是不是意味著要離開粉筆的日子,再也聽不見學生的吵鬧聲呢?
每一個小樹苗在成長的過程,總是需要很多的灌溉與滋養。尤其是視障的小朋友,在學習的道路上,勢必面對更多的挑戰與挫折,尤其3C產品的進化,數位化的普遍,讓視障學生在資訊輔具的學習更加迫切。
誰說失去視力之後,就只能從事按摩?到街頭賣藝?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讓許多學有一技之長的視障者,經常被人詢問是不是在做按摩?這樣的框架,有時不僅僅是明眼人對視障者的框架,許多視障者本身也覺得自己就是只能走按摩這一條路,忽略就業多元的可能性。
面對自己的恐懼,需要極大的勇氣。尤其原本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熟悉的生活,在失去視力之後,必然產生極大的變化,讓人心中充滿茫然感,有如一艘在大海中飄盪的船,失去了方向。如果可以在迷霧中找到一盞明燈,相信會讓人充滿安心,不再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