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老年問題也逐一浮現檯面,「在地老化」為目前照顧模式之趨勢,老人保護協會希望社會各界能一起創造一個讓老人家可以留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繼續生活,並獲得社區好的照顧服務,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急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參與。
偏僻小路的盡頭, 一棟矮小簡陋的平房, 住著一位周爺爺, 因為地處偏遠,附近鮮少有居民, 平時陪著周爺爺的只有一台收音機, 自從協會志工開始幫爺爺送餐, 周爺爺每天坐在門前的大樹下,等候著送餐志工的到來, 每當聽到遠方傳來的機車聲,周爺爺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送餐志工就像他的家人一樣,親切的問候著爺爺, 周爺爺總是笑著說:「你們就是我的家人,謝謝有你們的照顧!」
我們經常聽到街坊鄰居說:「巷口的李爺爺洗澡時在浴室滑倒,骨折送醫」、「王奶奶在客廳跌倒…」,類似事件經常上演,老人常常因為身體或環境的因素而跌倒,請支持我們,一起替長輩們改善居家環境,降低跌倒風險。
形塑友善老人居家及生活環境,並提供符合老人個別化需求之無障礙空間,增強老人居家安全。一、透過修繕計畫,加強民眾對老人居住安全的重視。二、協助居家老人,環境評估改善,減少居家老人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捐款達成率
雲林有超過三千個長輩,獨自一個人居住,應該是享受兒孫盈膝的日子,卻獨自一個人,冷飯、剩菜、空寂、伴著回憶,我們從一個便當,到現在累計百萬餐,有您們的支持,他們每天有熱的便當和親切的問候,臉上開始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