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育 ,越早越好, 3歲以前是小朋友療育的黃金期, 一年的療效,可以抵上3歲以上做10年的療效!
第一次看到浩浩是在他五歲半的時候,長得白白淨淨的小帥哥。進到學校時,社工一眼就注意到浩浩,會注意他並不只是他帥氣的外表,而是他表現出來的行為。當社工與外祖母討論是否帶浩浩就醫時,可以感受到她的兩難。因外祖母不僅獨力照顧浩浩及姊姊,還需幫忙還清浩浩媽媽的債務,離家在外的浩浩媽媽已鮮少連絡,外祖母為了養家,必須每天努力的工作、努力的賺錢。外祖母是關心浩浩發展的,也知道浩浩跟一般的小朋友不太一樣,但在訪談的時候,外祖母還是忍不住問:
社工,但是我的店怎麼辦?
我休息一天就一天沒收入……
社工接獲通報後安排前往學校訪視,社工從旁觀察後發現,浩浩沒辦法專注超過一分鐘,在走廊排隊的時候,會動來動去、扭來扭去,相當的顯眼,老師表示這已是常態,雖然浩浩相當的聰明,但他經常在上課時干擾其他同學,也影響了他自己的學習狀況,有時也會因為控制不了自己,而做出危險行為,讓老師相當的困擾。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外祖母在她的天秤上選擇了浩浩,她開始固定帶浩浩回診、穩定到院療育,完全不需提醒。當社工後續再追蹤浩浩時,老師表示其躁動的行為已改善很多;且當外祖母來接浩浩下課時,老師也會與她分享浩浩在校的情形,並給予外祖母正向鼓勵及情緒支持,一開始的衝突關係已不復存在。不管是老師或是外祖母,她們都相當關心浩浩的發展,只是因角色立場不同,所關心的面向也就不同,但是出發點都是希望浩浩可以更好!
與浩浩有著同樣處境的孩子層出不窮,但同樣無力的慢飛家庭,卻不一定能像小新一樣,接受到願意伸出援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資源,孩子若夠得到及時的療育幫助,無論是心理情緒或者照顧能力,都能被引導發展出更美好的表現,小新的家庭仍需要社福單位持續的輔導及你我的支持!
不要小看一點點的能力,對我們自己來講好像沒什麼,可是對這個病人來講,他們獲得是非常非常的大,不要小看自己一點點的能力,貢獻給他們,他們未來可以成就更多事情。
- 前理事長 梁忠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