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洪流所沖散的青春,性別人權所遭受的迫害。 一段「慰安婦」的歷史記憶,一處匯集女性生命力的阿嬤家。 穿越了傷痛、與生命和好, 阿嬤們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用盡生命的能量在蘆葦花中自由、和平的飛舞。
婦女救援基金會自1992年起,展開前臺籍「慰安婦」調查以及進行對日求償人權運動。近30來,陪伴與照顧阿嬤們的身心,保存了5,042件「慰安婦」的相關影音、書籍,以及730件文物。這群與生命賽跑、在時光中逐漸淍零的阿嬤們,她們將憤怒化為堅毅,將傷痛化作溫柔,互相扶持走過漫漫長路,在最後的生命中,以愛之名原諒自己、 欣賞自己,並勇於作夢,與生命和好,成為照亮別人的發光體。她們勇敢站出來為自己及姊妹們發聲,展現了在性別暴力運動史上難得一見的被害人為自己倡議的能量。
2016年婦女救援基金會匯集阿嬤們的精神,成立台灣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結合婦女培力與性別平等教育的多功能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阿嬤家2016年12月開館以來,成為台灣在國際人權、性別平權的交流平台,接待來自世界各國,例如國際人權公約(CEDAW、CRC、兩公約)審查委員、亞洲人權獎得獎者、各國政府代表或NGO團體及國內官方及民間團體、學生、民眾參觀訪問高達12萬5,529人次。尤其每年有不少來自日本參訪者,阿嬤家所提供正確歷史事實,補充其無法在日本看到的史實。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訪人數大幅減少,同時面臨房租與房舍維護費用過高之困境,不得在於租約到期之後,在2020年11月搬遷至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32號5樓設置新館。新租處空間約60坪,包括常設展區、特展展區、教育活動區、倉儲和工作區。已於2021年11月26日重新開館,持續進行反戰、人權和性別暴力防治推動等任務。
【從阿嬤生命故事看見台灣女性的力量】
阿嬤家新館將以台灣阿嬤的生命故事規劃五個區域,展示包括認識年少阿嬤、誘騙與脅迫、我們就是她們、面對歧視的韌性、阿嬤是#MeToo先行者等作為主題,以「慰安婦」的遭遇連結到現代性別暴力議題。
參訪民眾透過阿嬤的故事和特展,激發感觸進而延伸思考家庭暴力、數位性暴力等性別人權議題,以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否都存在著社會指責或是譴責被害人的風氣?
許多學生無法到阿嬤家參訪,婦援會研發和製作「慰安婦迷你策展教育箱」 進入國高中校園,讓學生了解二戰時期下「慰安婦」制度 產生因素、被害人處境和戰後返 回台灣後面對的生活和社會歧視狀況、身心創傷,建立反戰、性別暴力防治意識。並運用「慰安婦」繪本規劃教育推廣系列活動至國小、國高中、社區進行宣導,讓其認識戰爭中與結束後慰安婦處境及社會氛圍,連結現代性別暴力防治議題以達到認識歷史與性別人權教育推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