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小婷說「每天吃到媽媽親手做的早餐」在家扶逾半數為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家庭,照顧者為生計忙碌常無法兼顧孩子營養,多無法像小婷一樣吃到媽媽做的早餐,這「幸福」易被忽略!關懷弱勢兒童,不讓孩子挨餓、營養不足,「幸福早餐計畫」從這出發!
世上許多事可以等,但孩子是不能等的,他的骨在長、他的血在生、他的意識在形成,我們對他的一切不能答以「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四歲的庭庭(隔代教養)與外婆相依為命。外婆因肢障而長期失業,僅靠社會補助維持家計,每天總是將三餐合為二餐吃。外婆因為經濟壓力需控制庭庭奶粉的消耗,庭庭總是吃大人食物。奶粉價格上漲,外婆看著罐上的標價,想買的心又忍了下來………
二年前的一場意外奪走阿明的母親,從此阿明和哥哥就與多病的奶奶、叔叔住在一起,一家生活靠著叔叔微薄薪水過日子。兄弟倆知悉家中經濟狀況,在飲食方面,即使有需求,仍會向奶奶佯裝不餓、或吃飽了,三餐總是隨便吃吃。阿明與哥哥現正值成長階段,基本飲食需求與營養難獲得滿足,影響了身高與發育
小昕母親為外籍配偶,生下三子女。由於母親不告而別,父親一人獨力扶養三名孩童。小昕家住台南偏遠山區,父親工作機會極少,擔任臨時工僅勉強讓孩子有穩定住所及就學,生活仍相當困苦。國小五年級的小昕及兩名弟弟,三人從沒有過零用錢,也因家裡沒錢平常就沒有吃早餐的習慣,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的,三餐中好的是學校營養午餐,再將午餐剩菜帶回家當全家的晚餐..
根據國內外研究:孩童每週吃早餐天數越多者,聽得懂學校老師教的課程者也越多、與班上同學相處較良好。而家庭經濟支持較弱,常導致沒錢買東西吃,弱勢兒童吃早餐的天數相對較少。
家扶基金會資料顯示:超過四成的弱勢家庭孩子有體重過輕的問題。我們發現孩子沒吃早餐的原因,不外乎是沒時間吃、沒有習慣吃、吃不下、為了省錢等因素;當中又以沒有習慣吃及吃不下超過半數以上、為了省錢不吃早餐亦佔有16%之多,顯示經濟系統薄弱的家庭易疏忽孩童的早餐、急需營養早餐的提供。「幸福早餐計畫」將幫助經濟弱勢孩童成長所需之營養補給品,改善弱勢孩童體重過輕、營養不均等現象,幫助弱勢兒童健康、成長。
小楷說:「在電視上看到陳樹菊奶奶幫助別人的行為讓我很感動,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小朋友,今天捐出15元零用錢,讓他們跟我一樣開心地吃早餐。」
小軒自六歲開始在爸媽的鼓勵下,和哥哥一起加入家扶捐款人的行列。當時還未上小學的他,就知道存豬公是要救人;在買禮物時就懂得分享給家扶的孩子。嘩啦嘩啦的零錢數著數著…露出天真開心的笑靨,感動身邊好多的同學。今年小軒升上國小六年級了,持續小額捐款累積超過萬元,小軒說:「10元不算少、100元不算多,但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最快樂的事。」班上的同學紛紛響應當個快樂的小小捐款人。
孩子的健康不能等,邀請您伸出援手,一同幫助貧童健康長大。小額捐款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累積行善的力量,將幫助弱勢兒童健康起航,請持續滾動這份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