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這裡認識了好多的朋友,也多了許多教養孩子的方法!」一個媽媽這樣說。 在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樹林關懷站認識新朋友的不只是孩子。因為有您,讓樹林地區的弱勢家庭能獲得許多的愛心與協助。未來這一年,我們將「家庭」做為我們服務的重心!
每天放學後,孩子們魚貫進入關懷站,用爽朗的聲音向老師問好,再走到自己的位子放下外套、書包,拿出鉛筆盒、聯絡簿、今天的作業和課本,志工老師們有默契的坐在有教學需求的孩子旁,開始仔細教導孩子寫功課,這是樹林關懷站課後照顧班風景。直到天黑,工作一天後,疲倦的爸媽們便會陸續的將他們的寶貝帶回家。
「社工老師,我不懂。」孩子的媽媽有些無奈的說。
我問:「不懂什麼?」
媽媽的眼神裡帶著疲倦,說:「我不懂為什麼我的孩子在課後照顧班都這麼乖,但回到家裡卻像一個小霸王。」
這是一個好問題。為什麼孩子們在關懷站都很乖,而在家裡卻搗蛋到爸媽都頭疼?我又看見媽媽對於照顧孩子的無助。我開始想,該如何讓我們的關懷不光是停留在課後照顧班,而是回到真正教育的核心,「家庭」。
於是我說:「爸爸媽媽,我們一起來吧!」我們一起來教養孩子。我們陪伴孩子,也陪伴父母成為孩子成長的最大幫手!我們的服務目標也從「孩子」本身拓展到了「家庭」。
樹林關懷站的父母大多是單親或是從事高勞動的工作,但面對孩子的學習與品格時再累也會提起精神與社工老師討論。最一開始,爸爸媽媽們會和社工老師討論孩子的在家的狀況,也會說到自己在教養孩子遇到的無奈與壓力。
後來,社工老師發現,家長們開始彼此分享自己教養孩子的點點滴滴。當一個媽媽在和社工老師討論時,另外一個有類似經驗的爸爸,在一旁聽到了也會加入話題討論。或是,爸爸媽媽們三三兩兩的聚集著討論。除了提供服務的社工老師以外,家長們彼此也成為互相支持與教育的好夥伴!這些爸媽每日的奔波疲累,但再累對於孩子的教育與行為要求卻絕不馬虎。「為母(父)則強!」正是這群父母的最佳寫照!
去年一年,我們也嘗試找了講師教導孩子與家長親子溝通技巧、用遊戲教導孩子、用陶土與孩子互動、了解每個階段孩子的特性。今年我們也嘗試更下一階段的親子共學計畫!
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收到許多父母的回饋。
「我覺得自己比較能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講座學到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原來孩子的叛逆我可以這樣面對!」
親子一同體驗與學習是家庭培養默契與練習親子溝通的好機會,另外也提供了單親與高勞動工作家庭一個喘息的機會。
今年我們將舉辦一場「親子共學行」,進行父母親職經驗討論。也設計許多關卡,讓爸媽和孩子能有機會共處、溝通、聊天、一同面對挑戰!我們期盼,孩子的成長家長能共同參與,透過「親子共學一日行」找回孩子與家長間的親子關係。雖然我們的經費有限,活動設計上無法精美,但還是希望可以讓孩子與父母共同學習創造美好回憶!
過去的日子,感謝有您的協助,讓樹林地區弱勢家庭的孩子可以獲得課後照顧的服務、讓家長們能在樹林關懷站彼此關心。
今年我們也持續提供課後照顧班與親職教育的服務。希望您繼續支持,讓樹林區的服務能持續,並且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