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助他們健康長大-Yahoo奇摩公益

給他們一個如家的避風港

捐款達成率

74%

愛的補給站

孩子們需要的只是長期的陪伴,一旦知道有人在乎他,就有力量回到生活常軌。

聯勸補助的合作夥伴成果

鶯歌,純樸的陶瓷小鎮,有一個劉媽,養了36個孩子。她叫魏璧珍,真正的身分是聯勸合作夥伴「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理事長,專門做兒童課後照護和課輔。 劉媽的這一大群孩子,來自附近的學校,大多是處在失功能家庭的小孩。他們被慢慢找來這裡,寫功課、上課輔,也來吃晚餐。每天四點過後,劉媽主持的這個「家」總是人聲鼎沸! 36個孩子人人一本紫色聯絡簿,是劉媽自己設計的。聯絡簿是孩子跟劉媽講心事的媒介,生活中遭遇愉快、不愉快的事,孩子都會寫在裡頭,讓劉媽知道也讓劉媽安慰。 「協會並不是一開始就提供晚餐,」劉媽說,實在是因為發現太多孩子回家沒飯吃,有些是家裡沒人、有些是父母成天爛醉。協會經費也不多,怎麼辦?劉媽爽朗地說:「我去要!」

搭建親子情感修補平台

來協會寫作業的學生以原住民、新住民之子居多,學生家長們都有著相似的困難,家長們常常因失業而發愁,瞿執行長清楚看到,家長心情沮喪,孩子其實都能感受。瞿仲達說:「所以我們要讓他們感覺來這裡很溫馨,有飯吃,還有人愛他,原來我也是別人心中的瑰寶,那樣的感覺。」 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提供陪伴孩子的空間,也希望改變弱勢處境的大人,搭建大人和孩子「情感修補」的平台。這些孩子平常很難有機會和家人坐在餐桌前一起吃飯,他們之間有著外人難理解的心境,藉由”一起”晚餐,我們會丟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聽一聽彼此的心聲。劉媽覺得心疼,她說:「我們去孩子的家,有很大一部分的私心,是希望提醒家長,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分子,你要多關心他。」

環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

不光去煮飯、吃飯,去的每個人都肩負不同的任務,有人負責觀察孩子的生活、有人負責了解孩子家長的困境。「我們不是帶著孩子的問題去責怪家長,而是去同理家長的困難,」瞿仲達說,舉個例子,透過家訪,我們才發現,這個家長從不幫孩子看功課,是因為他不識字,因為不識字,所以不好找工作,「走進家庭,比較能看清事實的真相,機構提供的服務才會對應在家庭的需求。」 家庭工作一向最難,因為弱勢家庭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對低,但是,社工的緊迫盯人會讓這個家庭感覺被支持,如果家長的困難不是一時能解決的,至少孩子會因為有人陪他一起面對,而回到生活的常軌。 「有個孩子,媽媽離家之後,他乾脆連學校都不去,白天在外頭閒晃,但是一到傍晚,他就會自動晃來協會。」劉媽告訴這個孩子:「你不去上學,那也不需要來協會寫作業。」沒想到,這個孩子很激動地回答:「你不可以不要我!媽媽不要我,你也不要我,我該怎麼辦?」 劉媽心裡明白,她的這群孩子很渴望建立依附關係,甚至希望把自己交給你,她說:「某個小男生,開心的時候就會叫我”阿母”(台語)。」喊出來的聲音是甜的,卻是鹹苦襯托出來的。

行動付出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歡迎您加入聯勸粉絲頁,可以獲得最新的聯勸消息,包括募款活動和助人成果https://www.facebook.com/UWTaiwan 聯勸官網還有更多成果分享 http://www.unitedway.org.tw

目標金額:350,000
已捐金額:261,914
尙  缺:88,086
捐款筆數:261
*僅計入Yahoo金額,若有出入,請以公益團體為主

專案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