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中突發重大疾病、天災人禍,導致失去經濟支柱,為了幫助這些走不下去的「家」,「急難家庭救助計畫」提供急難救助金及志工關懷。藉由支持與陪伴,讓他們有面對人生低谷和走下去的勇氣
自2024年1月起,每戶的急難救助金將從原先的22,000元增至24,000元。社工會同志工評估後,將分4次進行發放,除了金錢的支持外,也會家庭探訪慰問,陪伴他們走過艱難。
41歲的筱蘭(化名),11年前未婚生子,目前跟兒子兩人住在高雄鳳山。她生長在屏東潮州,有兩個姊姊,一個弟弟。因爸爸不負責任,全家生計靠媽媽一人辛苦打工。筱蘭從國小就幫忙家務,甚至幫人帶小孩貼補家用。上了高職後開始半工半讀,學了美容美髮的技術。
快30歲時,她北上工作,認識了一名男子,意外懷孕。她覺得對方不是結婚的好對象,就算勉強結婚,以後也會離婚。但等到去找醫生時,孩子已大到非生不可了。她想,既生下了,就不能造成社會的負擔。
後來孩子驗出有語言表達障礙,為了就醫,她毅然帶著6歲的孩子來到高雄,幫孩子找合適的學校和醫生。一無所有的她,上網找到救助協會,經轉介到鳳山恩慈1919 服務中心(鳳山聖教會)。志工林瑞萍很快來探訪她,幫她申請了1919食物包。
兩年半前,許博聞牧師鼓勵她培養自己專長,再去進修。原本在醫院當看護工的筱蘭,便重新到職訓所學習美髮。轉換工作與搬家期間,許牧師還幫她申請了1919急難救助金22,000元,分4個月發放。
談起過去,筱蘭幾度落淚,說自己得過憂鬱症,在低潮中曾兩度想不開輕生。這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走出去關懷人,看到有比自己更艱困的人家,助人之心就油然而生。